欢迎光临无锡社科网

今天是:

计划总结

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下)

时间:2011-03-07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第四章 城乡建设


  坚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大力优化空间布局,推动“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辐射能级和城乡集约化开发建设水平,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建设由注重城市形态向重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转变。
                               第一节 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按照空间均衡、合理分工、开发集约和保护得当的要求,明晰主体功能、配置空间要素、落实空间政策,引导区域按功能分类发展,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融合的空间发展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
  实施市域主体功能分区。根据国家、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制定实施《无锡市功能区规划》,确定宜兴湖父、太华等镇为限制开发区域,长江和太湖无锡水面、惠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为禁止开发区域,其他市域发展空间为优化开发区域。根据未来转型发展和用地空间增长需求,将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区域划分为优化提升、重点拓展和适度发展三类区域,同时设立若干不开发和无干扰区域,制定实施配套政策,加强管理和调控。优化提升区域,对中心老城区和锡山区东亭、惠山区钱桥、新区江溪、江阴市华士、宜兴市宜城等开发程度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本饱和的区域,按照“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要求,促进服务转型、功能优化和效率提升,不断提高经济开发密度与产出效率,未来基本不新增建设用地。重点拓展区域,对锡山区东港、惠山区玉祁、新区硕放、滨湖区华庄、江阴市利港、宜兴市丁蜀等开发强度适中、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作为未来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和产业重点建设区域,适当扩大建设用地增量供给,降低环境容量削减强度,促进要素集聚和功能完善。适度发展区域,对锡山区羊尖、新区鸿山、滨湖区雪浪、江阴市青阳、宜兴市新庄等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弱的区域,可适度增加集镇建设空间,集聚经济和人口,成为服务周边农村、促进城乡一体的重要载体。不开发和无干扰区域,对锡山区鹅湖、惠山区阳山、江阴市长泾、宜兴市西渚等区域内重要的农业生产空间、自然生态空间,以不开发、不干扰为导向,保持现有的空间形态,确保土地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优化城乡建设空间布局。顺应高铁、城铁、地铁等建设对城市功能布局的深刻影响,发展和完善“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城乡建设空间格局,打造高品质、全景式现代化城市。全面推动形成以无锡市区为核心,江阴城区、宜兴城区为两翼,新型卫星城为支点的区域城市体系。无锡市区加快建设太湖新城、蠡湖新城、科技新城(新区)、锡东新城和惠山新城,增强新城集聚、集约、配套功能。江阴城区加快建设临港新城和敔山湾新城,宜兴城区加快建设环科新城和东氿新城,形成“一体两翼”特色城市形态。着力加强各区域之间规划、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整体配套,推进“一体两翼、七区一体”功能配套互补、交通快速便捷和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以中心镇建设为重点,统筹安排工业区、农业区、居住区和生态区的空间布局,加快建设若干新型卫星城。
  优化市域产业空间布局。落实功能区布局要求,坚持生态优先和分类指导,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注重集聚产业特色,优化调整沿江、沿路、沿湖产业发展布局。优化沿江产业发展,以长江岸线整合为重点,依托临港新城、靖江园区等,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港口物流等高端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优化沿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向沪宁、宁杭、锡澄、锡宜等高速公路沿线地区优化集聚,依托科技新城(新区)、环科新城(宜兴)、锡山、惠山经济开发区等重要载体,重点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环保、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沿湖产业发展,突出环太湖地区的山水优势,加强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协调整合,依托太湖新城、蠡湖新城、马山、宜兴东氿新城等,重点发展高端商务、创意设计、科技研发、旅游度假等绿色产业。
                               第二节 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要求,提升中心城市和副中心城市功能,发展新型卫星城,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功能性载体,大力改善城市品质和整体面貌,全面推进区域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
  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坚持“完善设施、打造环境、塑造形象、提升功能”原则,强化差别化功能定位,加快新城开发建设。太湖新城,以中瑞低碳生态城和“感知新城”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太湖国际科技园、金融商务中心、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和科教产业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生态环境体系,着重发展都市型产业,着力打造无锡金融、行政和文化中心。蠡湖新城,重点推进环蠡湖景区等绿带建设,着力强化旅游休闲功能,打造城市客厅和国际商务中心。科技新城(新区),优化产业和布局结构,重点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空港产业园和国际商务生活区等功能区,加快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完善市政公用、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打造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锡东新城,充分发挥承接京沪高铁辐射功能,积极打造 “锡沪同城”效应平台,集聚跨国公司及大中型企业的总部以及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产业,推动锡山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基本建成高铁站商务核心区。惠山新城,充分发挥锡澄联动发展功能,加快地铁西漳站区开发建设,高标准建设风电产业园、科创园服务外包基地和生命科技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风电和光伏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对锡西、锡北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中心老城区,持续推进旧城有机更新,全面完成崇安广益、南长古运河、北塘凤翔、滨湖河埒等四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更新改造通江地区、锡钢地区、北运河地区等,基本完成中心城区173平方公里范围内城中村、低洼地区改造和老新村整治,加快整合解放环路以内及太湖广场、东林广场、五爱广场等周边地区的功能设施,重点突出商贸、商务、文化、旅游等功能。促进老城区与太湖新城双核联动,着力优化中心城市空间形态,加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有机衔接,强化功能配套互补,提升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提升副中心城市功能。着力提升江阴、宜兴副中心城市功能,强化城市辐射能级。江阴市重点强化跨江发展和与中心城市的有机衔接,加快建设临港新城和敔山湾新城,积极发展江阴外滩地区、锡澄运河地区,整合空间布局,推进产业联动,加强基础设施对接,打造特色滨江城市。宜兴市突出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建设环科新城和东氿新城,大力推进环科园扩区,加快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强化环科园、开发区、陶瓷产业园区和重点工业集中区资源优化整合,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区域集聚、辐射能级。
  加快新型卫星城建设。开辟新型城市化道路,高起点规划设计、高质量开发建设一批区位优势明显、城镇布局合理、带动效应较强的中心镇,统筹资源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做强产业特色,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人口集聚,推动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综合实力强、功能配套的新型卫星城。市区重点建设锡山区东港、惠山区洛社等中心镇。东港积极依托锡东新城高铁商务区,发挥高铁站交通和功能集聚优势,加快建设电力装备、新材料和现代物流等专业园区,做大做强红豆杉等现代都市农业园区。洛社充分发挥藕塘西站、惠山城际站及石塘湾运河港“两站一港”的区位优势,促进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江阴、宜兴重点建设徐霞客、华士、官林、周铁等中心镇,加快形成集聚优势。
                               第三节 建设现代化新农村
  充分发挥华西村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幸福镇村”争创活动,到2015年,力争全市50%以上镇(涉农街道)和2/3以上村(涉农社区)建成“幸福镇”、“幸福村”。加快富民强村步伐,继续强化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进创业富民、置业富民、合作富民、保障富民。推动新城、新城镇、新型农村社区联动发展,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有序开展村庄优化调整和土地整理,进一步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步伐。统筹规划建设农村医疗、教育、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建设生态农村,以垃圾、污水集中处理为重点推进农村连片整治,加大农村造林绿化力度,建立健全村庄长效管理制度,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到2015年,市级以上生态村覆盖率达到90%。
                               第四节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完善空、铁、公、水等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建设区域性综合运输枢纽,提升城市辐射功能,创造便捷舒适现代生活。
  空港、水港建设。积极推进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建设,完成机场飞行区和民航站区二期改扩建工程,扩大口岸开放,完善功能配套,重点增加国内客运和国际货运航线,推进临空产业发展,建成苏南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性枢纽机场。到2015年,苏南(硕放)机场客运达到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2万吨。加快无锡(江阴)港建设,完善疏港基础设施,拓展货物国际航运能力,增强对本市及周边区域的辐射功能,积极构建港航匹配的内河水运枢纽,重点推进无锡港国家级内河港口建设。加强内河岸线整合和港区建设,全面完成苏南运河三级改造。到2015年,沿江万吨级泊位达到48个,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万标箱。
  公路、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构建以三纵(锡张、锡澄、常宜高速公路)、六横(沿江、沪宁、锡宜、锡太、宁杭、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二联(锡苏、宜长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总里程400公里的市域高速公路网络,推动环网连通,完善体系功能。建成京沪高速铁路安镇枢纽,完成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无锡站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锡宜穿越太湖高速通道)、锡太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建成通车。沿江高速公路改扩建、常宜高速公路、宜长高速公路争取开工建设;完成西环线、北中路、锡东大道北延等干线公路建设,加快镇村公路改造,全面提高道路等级和网化程度。完成市区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构建城市轨道交通骨架线网,全面建成城市轨道一号线、二号线,开工建设城市轨道三号线、四号线。开工建设沿江城际铁路,力争启动建设新长铁路过江通道。完善城市道路建设,初步形成“三环十射”快速路网体系。加强江阴、宜兴与市区的重要交通联系,规划建设江阴至城市轨道一号线市郊铁路,启动建设宜马竺山湖大桥。继续实施“公交优先”,加大社会停车场和居住区停车场建设改造力度,加快公交场站建设改造和布局调整。加强城市交通智能系统建设,确保城市道路安全畅通。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完善功能”原则,促进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完善设施体系,加快实现城乡全覆盖。以防洪排涝灌溉为主,结合调水,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优化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供水水质合格率保持100%。加强电源保障,优化电源结构,利用清洁能源,规划建设无锡燃气电厂。加强电网建设,新建500千伏锡南变,扩建500千伏惠泉变、斗山变、陆桥变,加快建设500千伏第二过江通道,完善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布局,提高电网输配送能力。着力推进城市天然气管网建设,加快天然气储备基地建设,提高城市燃气供应能力。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站、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建设。加强民防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应急救灾能力。
  推进“感知无锡”建设。大力推进物联网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攻克一批制约应用发展的关键技术,基本建成物联网标准体系和专利池,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推广相对成熟的传感网技术行业应用和公众应用,重点实施交通、电力、工业、农业、环保、水利、健康、安保等领域的感知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加快形成信息资源统筹共享体系。到 2015 年,力争基本建成 “感知城市”。
                                 第五章 社会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寓强于富、普惠于民”,进一步加大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让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上,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建设幸福安康首善城市。
                               第一节 促进充分就业
  把促进居民充分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进一步强化和明确各级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和环境,建成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推动就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规范各类职业中介行为,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着重解决好无锡籍高校毕业生和引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有效实施各项就业援助计划。加大纯农户帮扶力度,实施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免费培训计划。加强劳动执法,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保障劳动者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到2015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第二节 提高居民收入
  全力实施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规范调节高收入群体收入,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更大力度提高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宜居环境,提升全社会劳动者素质结构,增加工资性收入,提高平均收入水平。优化收入结构,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逐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增长幅度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健全和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工会作用,加强对企业的分类指导和服务,完善和创新工资指导线制度,深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增强企业工资稳定较快增长预期。进一步放开创业投资领域,鼓励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扩大创业担保基金规模,放宽小额担保贷款额度,落实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探索推进农民安置房、居民空置房利用,规范引导居民利用储蓄性资金增加理财收入,为城乡居民创业、置业开辟新渠道,为村(社区)集体经济壮大财力探索新路径,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全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显著提升农村养老保障收入,提高转移性收入在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中的比重。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车改、休假津贴制度,适当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到2015年,劳动者报酬和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倍增。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
  加大政府保障投入,着力扩大保障范围,提高基本保障水平,全面形成覆盖城乡、统一均衡、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待遇正常增长机制,缩小城乡保障差距,不断提升保障水平。健全覆盖城乡所有人群的养老保障体系,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居民养老保险办法。构建以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为主体,各项医疗互助、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区域合作,不断完善养老、医疗保险转移接续办法和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办法。到2015年,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落实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强化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建立工伤、生育保险市级统筹,推进农民工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完善基金监管体系,加大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力度。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优化房地产供给结构,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力度。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和拆迁安置房建设,加快危旧房改造,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40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住房困难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大力发展公共租赁房,缓解新就业人员租住房困难。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物业管理向专业化、市场化和管家式服务发展,进一步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切实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养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发展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制度。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城乡全覆盖。到2015年,全市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达到3.9万张以上,每百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达到3.4张以上。完善城乡低保制度,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落实城乡“三无”对象、“五保”供养政策,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实现全市“五保”老人集中供养。做好妇女儿童和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到2015年,每残疾人专项服务设施平均达到0.4平方米。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住房和各项抚恤补助待遇。注重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规范高效、覆盖城乡的现代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公益城市,积极发挥红十字会、公益性基金会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和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积极鼓励志愿(义工)服务活动,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实现慈善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第四节 发展社会事业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利用社会公共资源,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加快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振兴”策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改革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改进文化生产方式,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成无锡大剧院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打造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达到国家部颁标准,加快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5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超过1200平方米。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的精品力作。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科普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推动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完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科技场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机制。大力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全文保组织网络,加强地域吴文化、工商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等资源挖掘,加强泥人、紫砂、锡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进清名桥等五大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及古镇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高水平完成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吴都阖闾城遗址公园保护建设,积极推动无锡古运河遗产点、宜兴紫砂、惠山古镇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推进文化事业多元投入,积极繁荣文化市场,充分集聚优势文化资源,建设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漫游戏振兴基地和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创新能力的文化市场竞争主体,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城市公共文明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力争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到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城乡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超过18%。
  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坚持教育优先,重点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为丰富的优质教育和更有成效的社会服务,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全面建立学前教育体系,着力办好一批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发展民办幼儿园,高水平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优化办学布局,充分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良好学前教育需求。加快创建全国、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实现义务教育区域、城乡、校际之间均衡发展。深化中考中招制度改革,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和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推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促进特殊教育提升发展,实行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建成无锡职教园和公共实训基地。更大力度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创新高等教育多元投入、办学机制,做强做特江南大学、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无锡教育基地等,引进建设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支持江南大学太湖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公办本科高校,积极筹建无锡大学,大力发展研究型高等教育机构,支持在锡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健全终身教育体系,大幅提高继续教育参与率。拓展合资合作办学和捐资助学渠道,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和开放式教育格局。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进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加快推进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以强化科研、人才培养为依托加强一批优势专科建设,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增强“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完善与公立医院双向协作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积极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促进有序竞争,加强规范监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健全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应急救治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深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质。到2015年,率先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确保全市医药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加快推进体育基本现代化。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健身服务体系,推进全民健身工程。扩大学校、公园等公共场所内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健全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推进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提高场馆的“自我造血”和“自我完善”功能。大力培养体育指导员,实施体教结合计划,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主办、承办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努力打造品牌项目,推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增加体育市场供给,基本建立以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健身休闲、体育项目培训、体育场馆会展演艺和体育博彩娱乐为重点的体育产业体系,创建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4平方米以上,体育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5%以上,国民体质达标率95%以上。
                               第五节 加强社会管理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和方法手段,完善参与型、自治型社会治理结构,实现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调整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和划分市、区、街道和社区的管理职责,下放事权、财权,合理下移城市管理重心,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力量整合联动,完善条块协同机制,探索形成权责一致、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高效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在人、财、物投入上向街道倾斜,保障街道履行实施综合管理、协调社区资源、指导自治组织、强化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加强基层社区建设,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积极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良性互动,实现城乡社区扁平化管理全覆盖。探索完善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社区事务受理、社区卫生、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建设,积极开发多样化的社区服务项目,加快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居民志愿互助服务、市场提供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社会管理领域法规,提供社会管理法制保障。全面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构筑资源共享的城市管理信息网络,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提高人口服务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升素质的总要求,建立健全人口宏观调控机制,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出生性别比平衡。创新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加快户籍管理向登记管理转变。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促进人口合理分布,鼓励新增劳动人口向新城镇转移。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向新市民转化,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同城待遇。到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700万人。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大对社会组织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支持发展行业性社会组织,扶持发展服务性中介组织,引导发展学术团体、网络社团等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制定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政策,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引导发挥其在社会组织管理、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不断提高我市公共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利益诉求协调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积极推进平安无锡建设,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生产生活秩序。建立健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和保障能力,整合应急力量和社会资源,完善联动机制,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相结合的应急保障体系。强化对重点行业以及道路交通、消防和学校等领域公共安全监管,加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建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理顺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建立食品产销链全过程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逐步实现生产全程跟踪和食品产业链全程可追溯,确保食品安全。完善药品供应体系,加强对药品安全的监管,切实保障用药安全。到2015年,亿元GDP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率降至0.08。
  加快建设法治无锡。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提高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加强制度建设、司法队伍以及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大法制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加强对行政执法部门执法的监督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第六章 开放合作
  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新形势,积极加强国内外交流和合作,促进优势叠加、共同发展,实现“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走出去”并重转变,国际分工由低端向高端跨越,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无锡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第一节 深化对外开放
  围绕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不断优化利用外资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增强企业国际市场拓展和竞争能力。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保持外资利用总量,不断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促进利用外资结构优化提升。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招商,提高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创新利用外资方式,支持企业海外并购、上市,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提高利用外资层次,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大力引进跨国企业综合型总部以及研发、投资、物流、营销和金融等职能型总部,大力引进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国际创投和产业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拓展利用外资领域,加强文化、体育、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医院、国际学校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城市服务系统,增加外商投资项目审批透明度,营造开放优良的投资服务环境。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外资比重超过40%,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稳步提高,引进注册资本超过3000万美元重大外资项目100个。
  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优化进出口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优势。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巩固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加快开拓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建立新型外贸服务体系,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技术壁垒,加快完善争端预警和协调服务机制。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提高服务贸易比重,积极发展服务外包,推动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十二五”期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超过50%,服务外包接包合同执行额达到90亿美元。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原则,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规划和政策指导,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国际竞争力。鼓励引导企业赴境外建立生产、制造和装配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重点在能源和短缺资源领域建设境外开发加工基地。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和相关产业链企业整体“走出去”,带动中小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到境外设机构、办企业。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上市公司以直接投资、收购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拓展境外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网络,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无锡本土跨国公司。积极推动江苏太湖经济合作区(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加快建设。到2015年,累计新批境外投资企业中方协议投资总额比“十一五”翻一番。
  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推动开发区“二次创业”再造新优势,提升创新、集聚和服务功能,成为科技创新先导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和集约发展示范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力量。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加快科技创新功能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变。进一步促进开发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确保各开发区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切实提升开发区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开发区申报设立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等特殊功能载体,拓展保税、通关、物流、商品展示、贸易服务等综合功能。提高无锡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的国际竞争力,支持江阴、锡山经济开发区等有条件的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到2015年,省级以上开发区亩均产出达到600万元。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世界先进城市为标杆,着力推进城市国际化。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理念、管理办法、运行机制和文化元素,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城市服务系统。积极打造国际品牌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医疗、教育等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大力营造适宜国际化人才生活的良好环境。以中瑞低碳生态城和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国际友城的开拓结交,促进国际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城市营销,多渠道、多方式和多手段扩大对外宣传,提升无锡国际知名度。到2015年,国际友城力争新增20个。
                              第二节 加强区域合作
  贯彻落实国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策应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放大锡沪“同城效应”。坚持融入上海承接优势资源,促进两地人才、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序流动,主动接轨上海重大枢纽性、功能性基础设施,推进无锡与上海的功能互补和服务融合。充分利用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铁路、沪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推进两地公共交通同城化、通勤化。借助上海在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资源要素优势,推进社会事业领域合作。优化资本交易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重点平台服务,推动两地企业以股份合作、产权融合等方式兼并重组。
  促进长三角区域联动。深化完善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加强要素流动和技术合作。推动区域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重点推进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医疗等保险关系的异地转接,推动市民卡等功能卡在长三角地区的通用共用。强化科技、物流、服务贸易、金融、信息、旅游等领域的深层次分工与合作,推进城市功能和产业布局的优势互补,增强无锡的区域辐射力和城市竞争力,彰显城市特色品牌。
  积极开展地区合作。积极响应西部开发,呼应沿海开发,推进南北挂钩合作,重点实施开发区共建,实现产业、技术和劳动力梯次转移。加强与苏北、东北、西北等国内资源地合作,开辟一批稳定的原材料和粮食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鼓励和引导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到市外、省外投资办厂。深化与苏北地区管理和技术输出合作,推进无锡与徐州共建开发区的发展;加大与泰州地区合作力度,推进江阴—靖江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推进无锡—南通(通州)科技产业园建设,积极开拓与南通地区的合作,实现优势叠加、共同发展。根据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积极做好新疆霍城县和阿合奇县、陕西延安市、甘肃舟曲县等地的对口援助工作。
                                 第七章 体制改革
  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以促进转型发展为主线,创新改革推进机制,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更大突破,推动改革由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转变,努力建设体制机制活力城市。
                              第一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
  加强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和有效执行机制,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全面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完善大部门体制,优化机构设置,进一步减少管理层次。大力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和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决策和执法风险评估机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切实改进政府服务。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继续深化政企、政资、政事、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以及“管办分离”等体制改革,理顺职能分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推动权力下放、权力公开。结合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积极探索试行聘任制公务员管理制度,推进公务员交流轮岗常态化。创新机关事务管理机制,推进行政消费管理改革,稳妥推进机关公务用车改革,优化公务接待制度,合理压缩行政消费,建设节约型政府。
  推进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进一步健全政府决策的公开征询机制。在公共资金分配、公共权力运行、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深入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健全行政权力运行监控、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责任追究等各项配套制度。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化,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政府采购、审计整改等领域的信息。加快地方立法,保证公共政策和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类信息的公开透明,努力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节 深化经济领域综合改革
  围绕转型发展要求,大力深化经济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化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规划、户籍管理、就业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大力营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优化行政区划,有序推进镇、村撤并和镇改街道、村改社区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推进城乡土地制度创新,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民共享的集体建设用地收益合理分配机制。深化推进“两置换一转化”改革,建立符合农民意愿的承包地流转制度,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推动农民向城镇转移,促进农村资源优化配置。鼓励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更大力度地推动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创新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地方财税、投融资管理机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领域投入,探索建立财政生态补偿机制。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扩大参与式预算领域,规范预算外资金分配和管理。结合政府职能调整,明确各级政府财权与事权关系,促进财权与事权的对称和统一。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和机制创新。加快发展各类中小金融企业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担保机构等多层次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加快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建设,努力探索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和微型金融服务,探索农村住房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贷款业务,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各类公共资源管理,统筹资源利用,发挥资源效用。整合提升国有投融资平台,增强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筹资建设能力,建立良性、健康、安全运行机制。加强政府投资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强化投资控制,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推进资源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以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为重点,加快构建科学规范、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制度体系。制定完善节能减排、节地节水、低碳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污染防治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加快形成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强化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健全资源环境评估体系,严格落实区域及重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善资源环境统一监管机制。积极发挥价格调节作用,进一步完善环境、土地等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完善碳排放交易、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区域环境资源补偿机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环境治理代理人制度。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市场准入和公平待遇为突破口,营造更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整合各类政府公共资源,重点完善创业培育、融资担保、科技创新、对外拓展、咨询培训和社会服务等六大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传统企业治理结构转型,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境内外上市等方式,发展壮大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和现代企业集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实力。
  深化企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兼并重组力度,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高科技产业和地方金融领域集聚,强化国有资本在事关国计民生领域的主导作用。完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非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的监管运行机制,落实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各类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改革,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企业以各种方式进行跨区域、跨所有制重组。大力推动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业清晰的企业股权上市,鼓励上市企业增发股票、并购重组,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
  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全市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产权、房地产、信息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求,加快要素市场公益性服务与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相分离,加大要素市场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努力形成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积极整合、开拓生产资料流通渠道,加快市场组织形式和营销模式创新,不断拓展向加工和物流配送两端延伸产业链服务功能。深化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市场改革,完善重要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加强社会公开监督管理。建设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创新完善交易管理体制,有序整合和规范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拆迁、公共项目代建、产权交易和土地出让等市场,努力实现公共资源综合交易集约化、配置市场化、运作阳光化。
                              第三节 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
  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的各项改革,完善保障民生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合理设置社会事业管理机构,深化社会事业“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改革,进一步推进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探索有条件的事业管理中心实行企业化改革。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社会事业领域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鼓励并促进各类社会组织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实现提供主体和服务方式的多元化。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实现经营市场化、投资多元化,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坚持“分类定位、分开管理、分别改革”的原则,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探索建立经营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机制。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扩大实施非决策理事会制度的行业和领域,探索构建以理事会为主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全面试行人员聘用制度,完善岗位绩效工资制,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行政任用关系向聘用关系的转变。
                                    第八章 规划保障
  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形成确保“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有效保障。
                              第一节 加强规划管理
  贯彻落实《江苏省发展规划条例》,加强发展规划管理,适时制定无锡市发展规划地方性法规,形成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建立科学、民主、规范的规划编制程序,健全责任明确的规划实施机制,促进规划有效实施。完善由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市(县)区规划和功能区规划组成的全市发展规划体系,强化总体规划的指导性和约束性。加强功能区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在空间布局上的融合,力求做到“三规合一”。加强“三规”与总体规划之间、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确保各类规划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政策取向、重大项目等方面协调一致,支撑和确保总体规划各项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 加强项目支撑
  发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36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5000亿元左右。对属于政府职责的重大项目,必须合理利用政府财力,周密组织,科学实施。重点组织实施一批连接“一体两翼”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包括锡宜穿越太湖高速通道、锡澄疏港快速通道等,规划建设锡澄、锡宜重点联系通道;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重点项目,包括中瑞低碳生态城、太湖(蠡湖)新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新沟河与新孟河拓浚工程等;实施一批改善民生、加强公共服务的重点项目,包括完成新建、改建、迁建大剧院、美术馆、太湖新城医院、工人文化宫等。对属于市场主导的重大项目,将主要依靠产业导向、规划指引、政策支持予以推进。重点支持物联网产业和应用示范重点工程、云计算基础平台工程、海力士12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技术升级、宜兴国电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锡柴重型柴油机新基地、德鑫9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30万吨燃气发电厂等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建设。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建立重大项目多元投入机制,促进财政、信贷政策以及土地、能源等资源,向鼓励发展的重大项目倾斜。强化项目动态管理,增加社会建设等重点领域项目安排,做好重大项目储备。规范项目审批管理,健全监管联动机制,严格以规划定项目,切实提高规划涉及项目的审批效率。加强项目统筹协调和跟踪服务,深化推进重大项目后评价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节 强化规划实施
  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健全中长期规划逐年落实、中期评估动态实施机制,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市政府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逐年纳入年度计划,制定专项行动计划,落实责任。对规划提出的约束性目标、重要的预期性目标,市政府分解下达到市各有关部门和地区,并纳入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定期检查,强化落实。各地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审批或核准项目、开发利用资源、安排财政支出时,不得违反发展规划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规定。完善发展规划指标体系的评价和统计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健全规划评估机制。依据形势变化,依法、适时调整修订规划内容,及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加强发展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社会氛围。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