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上)
时间:2011-06-22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序 言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发展直接关系着民生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着经济发展质量和社会文明进步。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和重要保证。根据《中共无锡市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无锡文化软实力,现编制《无锡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无锡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为今后五年无锡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率先发展提供战略导向和行动纲领。
鉴于市委、市政府已对教育、科技、卫生和体育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专门部署,本规划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领域。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形势任务
第一节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全社会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对文化事业产业的推进力度空前加强,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空前显著,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障、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理论武装工作扎实深入。推动“五个觉醒”到“五个自觉”,“无锡还少什么”思想解放大讨论形成热潮,各类论坛、讲座、研讨会、形势政策宣讲有声有色,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巩固。
――宣传舆论引导有力有效。围绕中心大局,关注社会民生,开展一系列重大宣传战役,党委、政府和网络“三位一体”新闻发布格局基本确立,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机制不断完善,网络舆论引导管理得到强化,营造了和谐向上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公民道德建设成效明显。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尚德工程”扎实推进,道德模范、新人新事等评选活动群众广泛参与,吴仁宝等一批重大典型发挥示范效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品牌迭现,“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精神和“四尊四创”风尚广为弘扬。
――文化体制改革创新突破。全面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任务,率先实行文化“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和广电、报业集团“宣传与经营分离”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完成内部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整合资源组建了市演艺集团,探索建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新体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无锡博物院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吴文化等24座博物馆,薛福成故居等36座名人故居和纪念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达标,“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基本形成15分钟文化生活圈。“激情周末”等群众文化活动形成品牌,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展览下乡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增效。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动漫等新兴产业形成优势,建成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动漫游戏振兴基地等一批国家和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慈文紫光等一批知名文化企业项目落户无锡,文化产业基地初现规模和集聚效应,新兴文化业态快速发展,我市原创动漫分钟数居全省首位、全国城市前列,文化产业增幅连续5年高于GDP增幅,201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1%。
――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空前活跃。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深受群众欢迎,50多部原创舞剧、戏剧、影视、民间文艺、动漫、书画等门类作品荣获 “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等全国奖项,《阿炳》、《红河谷》、《西施》、《江南雨》等一批舞台精品剧目在全国全省产生重要影响。
――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空前。我市荣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和文保年度杰出人物颁奖典礼常设无锡。在全国地级市率先成立文化遗产局,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鸿山遗址、阖闾城遗址等4大考古成果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鸿山遗址公园跻身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清名桥街区、长泾镇、荡口镇、礼舍村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镇、名村。泥人制作、紫砂陶艺等8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城市品牌形象特色鲜明。城市营销和对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明显加强,无锡“名城”品牌更加闪亮,吴文化节、太湖博览会成为全国最受关注的节庆、会展活动,城市徽标、吉祥物广为人知,世界佛教论坛、世界易经大会、世博主题论坛成功举办,无锡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拓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各类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化,公民道德实践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争先进位,我市继续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过去的五年,是无锡从文化觉醒到文化自觉、逐步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五年,全市文化建设总体格局基本确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文化权益保障有力,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城市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无锡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宣传文化战线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影响深远。
第二节 “十二五”形势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随着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京沪高速铁路和沪宁、宁杭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长三角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区域产业布局、社会结构、城市功能、居民生活方式将出现深刻变化,无锡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攻坚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期、发展民生福祉的提升期、基本现代化的决胜期。随着无锡总体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和发展动力的深刻变化,“十二五”时期我市文化发展也将进入重要的转型提升期和跨越发展期,未来五年无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给文化发展赋予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全面进入战略转型新阶段,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新目标,需要更加有力地推动思想解放和实践创新。必须坚持不懈地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干部群众,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创造力,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引领全市上下积极投入加快转型发展、构建竞争优势的伟大实践。
实现“寓强于富、普惠于民”,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需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必须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亲民惠民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服务,努力让文化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上,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充分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
实现“文化振兴”、建设“文化强市”,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更好更快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必须创新文化发展机制,建立具有无锡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开发体系,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内取得突破,不断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和竞争实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多元化、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
无锡文化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舆论引导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文化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大众文化消费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文化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总体规模还不大,整体实力还不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还不大;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高层次、复合型文化人才还比较缺乏,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迫切要求我们在今后五年的发展中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按照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瞄准先进标杆,顺应群众期待,认真查找差距,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全市文化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实施“文化振兴”策略,全面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大力弘扬“尚德文化”和“创新文化”,推动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促进文化事业产业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无锡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文化影响力,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建设创新无锡幸福无锡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保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文化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着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人文修养,做到以文化人、尚德育人、惠民乐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软实力开发体系,提升文化创新力和竞争力。
――坚持统筹协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优化文化发展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和区域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我市文化发展要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推动文化大众化、社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文化发展新格局,把无锡建设成为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的文化强市,成为具有文化影响力、文化核心竞争力、文化创新发展力的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成为全省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排头兵、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先行军。
——加快形成充满活力、更富效率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完成非时政类报纸转企改制和广播电视节目制播分离改革。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型文化投融资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新格局。
——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成无锡大剧院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打造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达到国家部颁标准,实行“全年无休”。到2015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超过1200平方米,构建“十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
——加快形成结构优化、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打造一批实力强、规模大的龙头型文化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力强、富有潜力的成长型文化企业,形成一批带动力强、集聚度高的优势文化产业基地。大力拓展新兴文化业态,培育2-3家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和上市文化企业。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到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按本市现行统计口径),文化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前十位。
——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建设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充分发展文化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和现代流通组织,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积极鼓励引导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到2015年,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18%。
——加快形成特质鲜明、注重生态的文化遗产保护格局。大力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全文保组织网络,完成清名桥等五大历史文化街区、严家桥等十个古镇古村落保护修复和吴文化等八大文化博览园建设,高水平完成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吴都阖闾城遗址公园保护建设,推动无锡古运河遗产点、宜兴紫砂、惠山古镇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强泥人、紫砂、锡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建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群。
——加快形成传播力强、反应灵敏的宣传舆论引导机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做精做优新闻主业,培育发展新兴媒体,充分整合媒体资源,构建高科技、现代化、广覆盖的现代传播体系,着力提升传播能力。健全党委、政府、网络“三位一体”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社会舆论、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切实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舆论引导,形成强大正面舆论导向。
——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常态长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创建机制长效巩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大力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社会诚信体系更加健全,志愿服务成为社会风尚,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位居全省前列,力争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
——加快形成科学合理、德艺双馨的文化人才高地。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完善文化人才培养、引进、流动和激励机制,培育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德艺双馨、深受群众欢迎的文艺领军人才,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和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形成一支由专门技术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构成的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
第三章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第一节 加强理论武装工作
大力建设学习型城市,广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加强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完善领导干部调查研究、考学评学述学等制度,建好用好党委中心组学习网、干部教育网等学习平台,创建一批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示范点,形成学习实践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建设,强化党员干部轮训冬训,抓好基层党校、员工学校、市民学校和学习中心户等阵地建设。探索理论宣传和形势政策宣讲新途径、新载体、新方法,办好“改革发展高层论坛”、 “北大讲堂—东林讲坛”等一批精品论坛讲坛,编辑出版一批通俗理论读物,拓展媒体理论宣传阵地,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人心。
第二节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制定社科发展中长期规划,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结构,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优势学科与学科群,建立以人才为根本、以基地为依托、以需求定项目、以项目整合资源的社科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围绕全市改革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加强“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立项研究,完善重点课题社会招标制度,每两年开展一次优秀社科研究成果评奖,推出一批在全国全省产生积极影响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抓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普及,提高学习创新节、社科普及周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办好社科理论期刊《江南论坛》。加强无锡市社科院建设,抓好各级社科组织、各类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以及社科网站、论坛的建设与管理,全市社科研究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第三节 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组织重大新闻宣传战役,加强主题宣传策划,创新宣传报道方式,发挥媒体联动效应。开评 “无锡新闻奖”,打造精品栏目节目,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加强新闻行业管理,建立健全新闻媒体考评机制,深化“三项学习教育”,强化媒体社会责任。加大新闻舆论宣传主阵地建设投入,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做精做优新闻主业。培育发展一批都市类报刊、重点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打造1-2个国内同类城市领先的新闻网站,争取成立无锡出版社。整合媒体资源,构建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站、手机、移动电视等于一体,高科技、现代化、广覆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到2015年,报业集团报刊发行总量力争达到55万份,手机报、手机杂志用户40万户;广电集团自办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播出量较“十一五”末增加20%,开办白天时段电视新闻节目和全新闻广播频率,新闻资讯类节目全面实现常态直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处置和舆论引导体系,完善党委、政府和网络“三位一体”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制度,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热点敏感问题舆论引导,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
第四节 营造尚德创新氛围
全面实施以“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城市精神为核心的“尚德文化工程”和以“四尊四创”时代风尚为核心的“创新文化工程”,大力继承和弘扬无锡传统人文精神和现代人文优势,推动新的思想解放。以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大节庆纪念日和全国、省、市重大活动为契机,精心组织各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全市上下同心同德谋发展、促转型、维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推广基层新鲜经验,继续加强华西村和吴仁宝、施正荣等重大典型宣传,积极培育、选树先进典型,推出更多在全国全省产生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导发展、激励人民、激发活力的重要作用,增强全市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第五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以党员干部、青少年、新市民等为重点对象,以机关、学校、“窗口”行业、村镇、社区、家庭为主阵地,深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发挥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高公民道德素养。切实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学校德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阵地建设、心理健康、文化环境、品牌活动、队伍建设等八大提升行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向新组织新群体延伸覆盖,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第六节 深化精神文明创建
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落实创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确保我市在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争先进位,力争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建成区常住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12%,推出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明显、影响广泛的志愿者品牌活动。
第四章 繁荣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第一节 健全文艺创作机制
加强文艺创作规划,完善重点文艺作品论证和扶持制度,实施重点文艺创作生产项目化管理,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市级每年资助重点文艺项目15个以上。建立开放式、市场化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国有文化产业集团的文艺精品创作主力军作用,鼓励专业艺术院团、国有文化企业、民营文化公司成为文艺创作主体,鼓励各类民间文艺团体、文艺爱好者从事文艺作品创作,积极利用市内外各类文艺人才和资源优势,共同创作优秀作品。完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激励机制,实施重点作品签约制和优秀作品奖励制度,充分调动作家艺术家创作积极性。加强文艺、影视创作信息收集反馈,为提高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效能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第二节 实施文化精品工程
围绕重大活动、重大节庆、重大题材,创作生产更多弘扬主旋律、体现“三贴近”、群众喜闻乐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艺精品。市级每年新创作演出剧目2-4台,市(县)每年新创作演出剧目1-2台。无锡歌舞剧院创建成为国家重点艺术表演团体、全国舞剧创作基地,抓好舞台剧精品创排,力争有2-3部原创剧目成为国家级精品。大力弘扬锡剧艺术,积极开展锡剧精品剧目创排和传承展示活动,做强无锡锡剧品牌。扶持滑稽剧、评弹精品创排演出。完成《无锡文库》编纂出版工作。培育创立具有无锡特色、广泛影响的“太湖画派”。大力加强文学创作,推出优秀长篇小说、儿童文学、散文10部(篇)以上。大力发展影视剧制作,充分发挥广电集团、华莱坞影业、慈文影视、亿唐动画等影视、动漫企业的原创制作优势,争取每年生产2-3部影视、动漫精品。以“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为龙头,组织“无锡市文学艺术奖”、“太湖文学奖”等评选,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每年新创作文艺作品达到3000件,到2015年,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影视、民间文艺等各艺术门类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的作品累计达到30件以上。
第五章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一节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全面实施《无锡市区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划》,形成中心城、环蠡湖、太湖新城三大文化核心,“古运河、伯渎港、惠山-十八湾”三条城市文化景观轴线,以吴文化博览园、佛教文化博览园、阳山桃文化博览园、现代农业博览园、工业博览园、太湖生态博览园等文化博览园,区级文化中心以及均衡分布的各街道级文化中心等构成的“三核三轴六园多点”城区文化空间布局。建成无锡大剧院、报业新闻大厦、工人文化宫、少年宫等重点文化设施和一批市(县)区标志性文化设施,打造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音乐厅等一批文化新地标,建设数字图书馆,无锡博物院争创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加强市区外围及新城地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基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新一轮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建设,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全面高标准达到国家部颁标准,到2015年末每万人实际拥有公共文化设施超过1200平方米,万人公共藏书量不少于18000册。各城区均拥有一个剧场、一个文化公园、一片文化广场,各镇、街道建有文化广场。建成以市、市(县)区、街道社区(镇)、基层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为主线,覆盖城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十分钟文化圈”,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开展“幸福进万家、文化乐万民”行动。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完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机制,全市所有公共文化设施实行“全年无休”开放服务。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党报阅报栏社区全覆盖;所有社区(村)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积极探索文化共享工程“进家入户”服务模式;加快通网、通购、通借还、通影视的“四通”农家书屋建设,全市30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有线数字电视“村村通”工程入户率达95%以上;大力发展流动舞台车、汽车图书馆等新型文化服务载体。采用政府购买、补贴等方式向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文化服务。市和市(县)区加大公共文化建设投入,把群众文化阵地日常开放和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文艺人才下基层辅导制度,全市每个村(社区)拥有3-5名业余群众文艺辅导员,建有1支以上群众业余文化团队。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组织指导职能,鼓励支持广大文艺爱好者参与基层群众文化阵地的管理和活动组织,为群众提供志愿文化服务。
第三节 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精心组织各类节庆文化活动,抓好“激情周末”等广场文艺演出,每年组织各类公益性演出不少于3000场。办好群众文艺会演,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基层文化活动品牌。加大文化进农村、进社区力度,每年送戏下基层不少于2000场、送电影下基层不少于10000场,所有行政村每年有1场以上文艺演出,每月放映2场电影。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大众化,鼓励群众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开展特色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团队、特色文化家庭、特色文化标兵、特色文化广场“五特”评选表彰活动,到2015年,每个乡镇(街道)建有1处以上特色文化广场,常年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