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近现代名人・自然科学界
时间:2020-03-23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徐 寿、徐建寅:科技先驱 巧慧绝伦
徐 寿(1818-1884),近代科学家的先驱者;徐建寅(1845-1901),徐寿之子。近代最早的工程技术专家。徐寿父子译撰了许多著作,并用“铅室法”制造出硫酸,开启了中国化学工业的进程。中国化学界尊称徐寿为“化学之父”。
华蘅芳:绝技报国能屠龙
华蘅芳(1833-1902),数学家、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幼读经书,喜爱数学,读研算经,与徐寿共同学研格致(自然科学)之学,后创建了安庆内军械所、参与创建了上海江南制造局。
潘 菽:探索人类心理意识规律
潘 菽(1897-1988),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理论心理学主要倡导者。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
颀毓琇:文理双馨 师表天下
顾毓琇(1902-2002),文理兼通,不仅是一位物理大师,还是文学家、诗人、剧作家和音乐家。他“文”“艺”兼长,被海内外媒体称誉为“电机权威、教育专家、文坛耆宿、桂冠诗人、话剧先驱、古乐泰斗、爱国老翁”。
周培源:宗师巨匠 桃李三千
周培源(1902-1993),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一生为中国物理学耕耘播种,多名“两弹一星”元勋是他的学生。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
张大煜:感动中国的功勋化学家
张大煜(1906-1989),中国杰出的化学家,毕生致力于化学事业,在人造石油、石油炼制、催化剂、化肥工业、色谱和激光等方面,成果丰硕,是化学领域诸多学科的奠基人、拓荒者。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钱临照:中国金属物理学的开拓者
钱临照(1906-1999),曾在英国伦敦大学从事实验物理研究三年,后回国任职于北平研究院、<涉台用语>、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所,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钱伟长:科学报国六十载
钱伟长(1912-2010),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上海大学校长。曾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是:“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屈,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义有祖国”。
唐鑫源:太空衣研制的元勋
唐鑫源(1914-2001),太空衣之父。1949年移居美国后,被美国空军导弹部门聘请从事高温纤维材料研究,后出任美国太空总署(NASA)太空飞行中心材料研究所所长,主持研究发明了太空衣、飞行工作衣、驾驶装等,他一生取得专利1000多项,被列入世界名人。
裘维蕃:国际知名的植物病理学家
裘维蕃(1912-2000),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病毒学家、菌物学家、农业教育家,被公认为中国植物病毒学的奠基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8年国际植物病理学会授予他终身荣誉会员(目前世界上获此殊荣的仅有两人)称号。
唐敖庆:心系理论化学前沿
唐敖庆(1915-2008),坚持不懈地在化学领域里努力工作,一生写了260篇论文,其中《化学热力学》《量子化学》《量子力学》等15部著作,都是当时国际理论化学的前沿课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1年当选为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
钱令希:在工程力学领域纵横驰骋
钱令希(1916-2009),著名工程力学家、教育家。他在力学领域造诣精深、硕果累累,是中国计算力学及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开拓者、力学变分原理研究的带头人,也是使力学与现代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的先行者和奠基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姚桐斌:航天情 赤子心
姚桐斌(1922-1968),“两弹一星”功臣之一。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航天教材研究所所长,第一机械工业部材料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703所所长。
邹承鲁:探索生命奥秘 造福人类健康
邹承鲁(1923-2006),生物化学家。1965年9月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蛋白的消息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而领导并最后合成人工胰岛素的就是邹承鲁。他一生治学严谨,成果丰硕。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蒋新松:中国机器人之父
蒋新松(1931-1997),机器人专家。曾创办了机器人研究开发中心、制造出一系列水下机器人,人称“中国机器人之父”。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协会、人工智能协会副理事长,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生产组织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 选:奏响激光照排华彩乐章
王 选(1937-2006),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主持并成功开发的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公认为是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