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无锡社科网

今天是:

社科信息

在无锡市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时间:2019-03-05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

凝心聚智强服务 解放思想谋新篇  

开创无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在无锡市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许麟秋  

(2019年2月22日)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自2013年11月召开的市社科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社科联的指导下,市社科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和组织全市社科工作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学会建设、社科普及、理论阵地建设等为重点,较好地发挥了“桥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参谋助手”作用,实现了社科事业的新突破、新发展,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多次获得江苏省社科联系统“先进社科联奖”“工作创新奖”“决策咨询奖”等奖项。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社科智库建设,大力推进社科重大课题研究

  五年来,市社科联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强化社科智库建设,着力推进理论创新,组织和实施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的课题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一)积极构建社科新型智库。面向全市开展“推荐无锡社科智库专家”工作,共收到推荐表500余份,社科联根据这些专家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最新成果,选出100名专家进入智库名单,按智库功能发挥的实际需要,对入库专家进行了专业分类。同时,积极开展智库工作专项调研,初步拟订了《无锡市社科智库管理办法》,对社科智库工作的指导思想、入库条件和程序、工作任务、运作方式、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努力通过加强新型智库内涵建设,创新管理运行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相对应的专门研究中心,真正形成领域宽广、专业清晰、全面翔实的社科新型智库。

  (二)积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重大理论、重大实践、重大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市社科应用性课题立项管理办法》,组织开展重点课题招标立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五年来,先后立项近400个课题,内容涉及全市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与路径、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无锡实践、新常态下无锡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充分调动了社科“五路大军”的优势力量,为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课题攻关方面,市委党校为我市地方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社科联课题组获省社科联应用课题立项10余项,无锡物联网产业园、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省社科调研基地,《加强文化品牌建设 促进无锡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获得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市社科联还根据省社科联、社科院统一部署,保质保量出版了《江苏文化名片—无锡工商文化》和《中国城市发展(无锡卷)》;承接完成了省社科联智库委托课题《无锡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研究》,历时3年的《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编撰工作也于2018年底高质量完成。

  (三)精心组织社科优秀成果评奖。重新修订了《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制订完善了评奖细则,五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无锡市第十二、十三届、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共评出320余件理论价值高、实践价值高的获奖作品,并推荐参加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在省第十三、十四届、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省政府奖)中,无锡共有69部作品分别荣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其中,反映无锡祠堂文化群历史人文底蕴的四卷本社科图书《千秋家国梦》获得了省第十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继1990年之后无锡社科优秀成果第二次获得省政府一等奖。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无锡社科优秀成果再获重大突破,江南大学参评作品一举获得三个一等奖,为全市社科理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四)积极推进成果转化。每年编发《社科研究成果专报》,将关于无锡发展的最新课题成果摘要报送市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学术社团优势,与市翻译协会联合创办了《新兴产业发展资讯》月刊,及时搜集全球新兴产业最新动态,并配发研究分析文章,报送市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免费赠送重点企业,为各级深化改革、推进发展提供了咨询服务,受到了广泛的赞誉;通过《江南论坛》杂志、各主流媒体和无锡社科网等网络平台,积极做好社科研究成果的宣传,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成果转化。

  二、紧扣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学术理论服务实践、服务发展的力度明显增强

  五年来,市社科联坚持以学术活动为载体,紧扣无锡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

  (一)加强重大理论、重大主题阐释宣传。会同市委宣传部组织撰写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市委全会精神系列文章,通过《无锡日报》等媒体刊发,集中宣传无锡“十三五”发展的六大战略和重点举措;会同市委宣传部、原市史志办等部门,征集论文参加全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组织全市社科界开展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邀请专家详细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举办“学习十九大精神,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专题研讨活动。

  (二)紧扣发展实践举办社科学术大会。紧扣无锡发展实践,积极开展社科研讨活动。先后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无锡,聚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产业强市与无锡‘两聚一高’新实践”“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主题,每年举办全市社科学术大会,自2014年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市各高校、社科学术社团、机关以及有关单位的征文1000多篇,并进行论文评比和交流。同时,积极组织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社科学术大会,20余篇论文在省社科学术大会上获得一等奖。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交流和研讨活动。在英国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建院700周年之际,与牛津大学、江南大学、原市文管中心合作,组织举办了“从无锡到牛津:钱锺书的人生历程与学术成就”学术研讨会;以“推动无锡文化建设上新台阶”为主题与省社科联共同举办理论研讨会,就如何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推进无锡文化现代化等进行研讨和交流;以“传承无锡工商基因,弘扬工匠精神”等为主题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社科专家开展研究笔谈,展开理论研讨,并通过《无锡日报》《江南论坛》刊发了系列文章和研讨成果。市生态湿地保护建设研究会、市老年学学会、市文化产业学会、市法学会、市保险学会等社科学会也结合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热点,举办了无锡市湿地生态修复成果交流会、无锡老龄科研成果发布会、无锡文化产业新路径主题沙龙、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专题讲座、民生与保险研讨等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社科组织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年来,全市社科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强社科组织自身建设,团结广大社科工作者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促进我市社科事业繁荣发展。

  (一)全市社科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13年11月,顺利完成了市社科联换届工作,形成了富有活力的第六届理事会;在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省社科院无锡分院和苏南发展研究院;江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相继成立了校社科联,无锡开放大学、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等也在筹备成立社科联;市(县)、区社科联组织组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与相关社科学会签订意识形态责任承诺书,增强学会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意识和责任感;举办社科学会宣传阵地培训交流会和廉洁教育专题讲座,制定学会内部资料管理办法,加强学会内部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学会办刊水平;对学会内部资料、网站、“两微一端”开展集中审查和加强日常监督;严格学会举办讲坛、研讨会等重大学术活动的审批报备程序,加强全程监管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学会党建工作,目前已有6家学会成立了党支部。

  (三)社科学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开展了领导干部在学会兼职清理规范工作;每年举办学会会长、秘书长培训班,提升了学会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学会基本信息数据库,制定印发了《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办法》《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试行)》,按学科组对学会实施分类管理,对社科联主管学会进行考核评估,联合市民政局对学会开展清理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学会建设。全市社科界新增4A级学会7家,其中市教育学会、市翻译学会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模范学术社团”,市生态湿地保护建设研究会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先进学术社团”,市翻译协会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在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工作会议上,我市先后有12家学会被评为全国先进社科组织。

  (四)社科学会智库功能进一步强化。各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积极承接、购买政府服务活动,为政府工作助力。市经济学会承接市委委托课题《关于深化无锡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研究成果顺利结项,受到市委高度重视。市新产业研究会深入企业调研,形成了《关于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推动了《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意见的通知》的出台。市统计学会、税务学会、国际税收研究会、金融学会等每年针对本行业本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难点热点问题,组织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评比活动,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四、创新体制机制,社科普及工作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年来,市社科联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坚持“三贴近”原则,面向城乡公众,广泛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加大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社会的传播力度,社科普及工作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加强社科普及制度创新按照《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精神,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建立了无锡市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了联席会议的相关职责、规则、细则,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社科普及宣传责任,加强社科普及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促进全市社科普及工作合力的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社科普及载体创新。制订完善了《无锡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创建与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11家,命名挂牌市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10家。无锡市图书馆和无锡博物院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江阴市图书馆在2017年省社科基地复评中被列为品牌基地。为提高社科普及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成效,市社科联积极谋划,在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的五个社区推进社科普及社区平台机制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将社科宣传、社科研究、社科队伍建设的触角深入到基层。

  (三)加强社科普及活动创新。围绕“拓展社科服务,助力深化改革”“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等主题,每年举办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通过社科普及广场咨询服务、百场讲座进社区、社科图片展、社科知识竞答、报告会、考察交流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先进文化,倡导科学思想。全市各社科单位和组织依据自身特点,精心组织开展各类社科普及活动,涌现了“暨阳大讲坛”“东林文化讲坛”“锡博讲坛”等一批重点特色讲坛,组织举办了“梁溪乡情”社科普及系列活动、“创享空间”社科普及体验活动、“走进经典传播文化”系列活动等一大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社科普及重点活动、特色活动,编著出版了《读读书》《太阳花开》《法治建设80问》《中国无锡米市史话》《无锡惠山祠堂群历史人物故事》《东林先贤励志故事选》《无锡文博》《江南工商》等一大批人文社科读本。五年来,全市共有37个活动项目获得省社科普及专项资助。为保障全市社科普及项目的有效实施,2018年,市级社科普及专项资助也正式启动,共有22项活动获得市社科普及专项资助。

  五、呼应创新发展,理论阵地得到新拓展

  《江南论坛》作为长三角地区社科成果交流的品牌性平台,坚持学术性、应用性、指导性、区域性相统一,积极呼应创新发展生动实践,积极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牢牢把握政治导向,始终坚守“四个意识”,深入总结、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长三角地区的生动实践,对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经验、新典型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对长三角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进行研究和探索。

  二是加强选题策划。紧跟时事热点,加强选题策划,做到期期有主题、有中心、有亮点。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等专题,组织并刊发重头文章,形成了理论宣传和研究的声势,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是优化栏目设置。紧扣时代主题,优化栏目设置,开设了“党的建设”“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文化繁荣”等新栏目,同时,进一步提升“经济观察”“长三角发展论坛”等品牌栏目的质量,办活“法治天地”“实践思考”“江南文史”“随笔”等特色栏目,使刊物始终保持较高的理论品位、思想品位和文化品位。

  四是扩大期刊影响力。着力办好《江南论坛》网站,开设微信公众号,推出电子期刊,扩大了杂志的影响力。刊物每年发行量达1万余份,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18年,该刊首次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此外,无锡社科网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制度,较好发挥了对社科工作引导、传播、指导的作用。各社科机构和社科学会也积极打造学术期刊和会刊,提升办刊质量,推进科研成果交流。

  各位代表,市社科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得到了良好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更加自觉;创新机制聚力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课题攻关咨政育人的成效更加明显;学术交流精品创作的成果更加丰硕;规范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加增强。我市社科事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努力、团结合作、积极作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社科联第六届理事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做好社科工作,必须坚持理论先行。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阐释、宣传与研究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工作任务。做好社科工作,必须坚持服务大局。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多种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做好社科工作,必须坚持制聚智。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好“联”字文章,搭建和完善社科规划、社科研究、社科普及、社科智库等工作平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社科单位、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智慧力量。做好社科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高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科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社科工作的组织网络建设还比较薄弱,落实工作的抓手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和机构对社科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做好社科工作的各种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课题攻关、学术活动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资政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社科活动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强,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氛围有待于进一步浓厚。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改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需要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熔铸坚实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个方面的使命任务,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市社科界要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工作,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引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媒体阐释等活动,坚持真理,敢于发声,批驳谬论;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以新时代社科工作者的自觉自信,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本领和水平,为无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贡献力量。

  

今后五年工作的意见

  今后五年,是我国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无锡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委提出,要以解放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探索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努力建设世界格局中的无锡、现代化形态中的无锡、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和领跑者。目标在前,责任在肩。我市社科事业必须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施展新作为、谋求新发展。要大力推进应用性理论研究,按照中央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要求和无锡市“文化建设高质量”目标任务,强化“四个意识”,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责任担当,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发展。

  今后五年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应用研究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更好地服务决策、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目标:经过五年努力,使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社科组织建设更加规范、更具活力,社科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社科研究成果数量质量大幅提升,市委市政府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社科普及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社科工作在无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用更加显著,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开创新的局面、呈现新的面貌。

  根据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对我市社科联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社科工作

  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效推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宣传、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通过学习、研讨交流,不断增强社科界的“四个意识”,把准工作方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委对当前形势的重要判断上来,以正确的方向引领理论创新,以创新的思想引领实践发展,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按照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和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扩大社科工作的有效覆盖。

  三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引导全市社科界深刻认识当前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认清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和领跑者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服从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

  二、统筹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大社科”工作格局

  着力推进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科强市,提升无锡社科事业的目标和定位,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加快构建“大社科”工作格局。

  一要积极推进社科组织网络建设。按照“整体部署,重点推进”的原则,努力实现市(县)、区社科联和高职院校社科联组织建设全覆盖。

  二要加强社科工作力量整合。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建立和完善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科工作保障机制。

  三要加强宏观协调、资源整合。积极统筹社科“五路大军”,在学科、基地、社科组织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协作,巩固提高;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社科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加强探索和研究;在课题攻关、学术研究、社科活动等工作中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

  三、建强社科智库,抓好重点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

  要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聚焦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强化重点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

  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社科新型智库建设。在社科智库入库名录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智库内涵建设,进一步创新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结合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成立智库研究中心,引导智库专家以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为选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提出决策咨询建议。同时,要坚持开放理念,注重借助外力,加强资源互补和功能整合,构建良性互动、协同创新的机制,拓展智库发展的空间,使社科新型智库成为推动无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力量。

  二要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要紧紧围绕无锡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研究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以无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抓好年度课题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探索社科学术研究与交流的新机制,结合开展征文活动,举办好社科学术大会、学术讲坛等活动,并积极参与全省社科学术大会和省学术大会苏南区域专场,提高社科理论资源跨界整合力度,充分发挥理论资源的综合效用。

  三要强化社科成果的转化工作。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组织工作,做好两年一届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推出更多具有无锡气派、无锡风格的精品力作,并通过多种方式增强社科评奖的激励效应、转化效应和社会效益;要加强对社科优秀成果的推介,对紧密结合无锡发展的重大成果,要建好转化平台,畅通转化渠道,要提高《无锡社科研究成果专报》的报送频率,使研究成果及时进入党委政府决策视野,发挥好成果的咨政作用;要注重提升社科成果的社会效应,加强成果在新闻媒体和《江南论坛》杂志的宣传;要重视发挥数字媒体和中介组织的功能,积极宣传、推介、展示优秀社科成果,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四、强化规范管理和功能建设,提升社科学会办会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引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学会规范管理和功能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会工作数据库,深化分类管理,提升社科学会办会水平。

  一要全面加强学会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级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关要求,健全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学会党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加强学会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学会建设的政治引领和示范带动,促进学会健康有序发展。

  二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学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思想理论领域问题的辨析和引导,按照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立项课题、学会期刊会刊、新媒体以及各种报告会、研讨会、讲坛等的管理。

  三要切实强化学会规范化建设。按照巩固、提高、发展的原则,落实学会分类管理和片区联系制度,加强对社科学会的服务和规范管理;坚持依法依规办会的原则,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对照《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学会管理办法》和《学会考核评估办法》等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学会成立、年检、变更和换届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加强与学会的沟通指导,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四要积极提升学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学会工作的计划性,加强对学会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引导学会利用资源、发挥优势,主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和研究课题招标,为党委和政府、有关行业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努力打造推出一批有较高影响力的智库型学会。

  五、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社科普及工作的活力

  要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创新社科普及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社科普及工作的活力。

  一要充分发挥社科普及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加强沟通联系与协调配合,特别是要把联席会议议定的工作事项落到实处。要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把社科普及工作纳入各成员单位及有关系统的工作规划和部署,真正做到工作有目标、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形成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要着力强化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作用。落实好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创建和管理办法,加强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好基地在社科普及工作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社科普及社区平台机制建设。加强与有关职能单位、社科组织及民间文化单位的联合,发挥好基地、学会、社科志愿者在社科普及社区平台建设中的作用,开展富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社科普及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

  四要不断提升社科普及宣传实效。加强无锡社科普及活动策划,打造无锡社科普及品牌,通过社科普及宣传周、市民讲坛、特色活动等有效方式,推进社科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不断拓展社科普及宣传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将社科普及打造成为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覆盖广泛、群众喜爱的文化大餐。

  六、深化联办机制,扩大《江南论坛》理论阵地影响力

  作为长三角独树一帜的区域性社科理论阵地,《江南论坛》杂志要进一步深化联办机制,提升办刊水平,发挥好前沿问题的追踪者、学术资源的整合者、学术成果的推广者的作用,扩大在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力。

  一要深化联办机制。坚持开门办刊、联合办刊,深化与长三角十六个城市宣传部门和社科界的合作,形成研讨交流、联合组稿、互通信息的合作机制。

  二要体现理论前瞻。深入总结、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长三角地区的生动实践,对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经验、新典型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推动长三角地区城市协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

  三要强化传播力度。积极落实与长三角各地区的通联制度,通过开展理论工作交流、走访征求意见、召开办刊座谈会等方式,推进学刊用刊;积极参与各地学术研讨和节庆活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社科理论部门和有关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沟通联系;办好《江南论坛》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期刊,积极服务读者,扩大杂志的影响力。

  七、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社科事业人才基础

  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坚持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要积极探索实行社科专家人才库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选拔、评价和使用机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要推动新老合作,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社科理论骨干,营造有利于社科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无锡正阔步行进在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征途上,推进社科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使命光荣,任务紧迫。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创新实践,为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基础,夺取“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关键性胜利,奋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作出新的贡献!

  凝心聚智强服务 解放思想谋新篇

  开创无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在无锡市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许麟秋

  (2019年2月22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受市社科联第六届理事会的委托,向第七次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自2013年11月召开的市社科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社科联的指导下,市社科联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团结和组织全市社科工作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学会建设、社科普及、理论阵地建设等为重点,较好地发挥了“桥梁纽带、组织协调、咨询服务、参谋助手”作用,实现了社科事业的新突破、新发展,连续5年被评为“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多次获得江苏省社科联系统“先进社科联奖”“工作创新奖”“决策咨询奖”等奖项。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社科智库建设,大力推进社科重大课题研究

  五年来,市社科联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强化社科智库建设,着力推进理论创新,组织和实施前瞻性、战略性、应用性的课题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一)积极构建社科新型智库。面向全市开展“推荐无锡社科智库专家”工作,共收到推荐表500余份,社科联根据这些专家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最新成果,选出100名专家进入智库名单,按智库功能发挥的实际需要,对入库专家进行了专业分类。同时,积极开展智库工作专项调研,初步拟订了《无锡市社科智库管理办法》,对社科智库工作的指导思想、入库条件和程序、工作任务、运作方式、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努力通过加强新型智库内涵建设,创新管理运行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相对应的专门研究中心,真正形成领域宽广、专业清晰、全面翔实的社科新型智库。

  (二)积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重大理论、重大实践、重大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市社科应用性课题立项管理办法》,组织开展重点课题招标立项,推进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研究。五年来,先后立项近400个课题,内容涉及全市经济转型提质增效、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与路径、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无锡实践、新常态下无锡产业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充分调动了社科“五路大军”的优势力量,为推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在课题攻关方面,市委党校为我市地方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市社科联课题组获省社科联应用课题立项10余项,无锡物联网产业园、无锡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被确定为省社科调研基地,《加强文化品牌建设 促进无锡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获得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市社科联还根据省社科联、社科院统一部署,保质保量出版了《江苏文化名片—无锡工商文化》和《中国城市发展(无锡卷)》;承接完成了省社科联智库委托课题《无锡市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研究》,历时3年的《江苏地方文化史(无锡卷)》编撰工作也于2018年底高质量完成。

  (三)精心组织社科优秀成果评奖。重新修订了《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制订完善了评奖细则,五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无锡市第十二、十三届、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共评出320余件理论价值高、实践价值高的获奖作品,并推荐参加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在省第十三、十四届、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省政府奖)中,无锡共有69部作品分别荣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其中,反映无锡祠堂文化群历史人文底蕴的四卷本社科图书《千秋家国梦》获得了省第十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这是继1990年之后无锡社科优秀成果第二次获得省政府一等奖。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无锡社科优秀成果再获重大突破,江南大学参评作品一举获得三个一等奖,为全市社科理论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四)积极推进成果转化。每年编发《社科研究成果专报》,将关于无锡发展的最新课题成果摘要报送市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学术社团优势,与市翻译协会联合创办了《新兴产业发展资讯》月刊,及时搜集全球新兴产业最新动态,并配发研究分析文章,报送市领导和相关主管部门,免费赠送重点企业,为各级深化改革、推进发展提供了咨询服务,受到了广泛的赞誉;通过《江南论坛》杂志、各主流媒体和无锡社科网等网络平台,积极做好社科研究成果的宣传,扩大成果的社会影响力,促进成果转化。

  二、紧扣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学术研讨交流,学术理论服务实践、服务发展的力度明显增强

  五年来,市社科联坚持以学术活动为载体,紧扣无锡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

  (一)加强重大理论、重大主题阐释宣传。会同市委宣传部组织撰写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和市委全会精神系列文章,通过《无锡日报》等媒体刊发,集中宣传无锡“十三五”发展的六大战略和重点举措;会同市委宣传部、原市史志办等部门,征集论文参加全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组织全市社科界开展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邀请专家详细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举办“学习十九大精神,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专题研讨活动。

  (二)紧扣发展实践举办社科学术大会。紧扣无锡发展实践,积极开展社科研讨活动。先后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无锡,聚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产业强市与无锡‘两聚一高’新实践”“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主题,每年举办全市社科学术大会,自2014年以来,共收到来自全市各高校、社科学术社团、机关以及有关单位的征文1000多篇,并进行论文评比和交流。同时,积极组织推荐优秀作品参加省社科学术大会,20余篇论文在省社科学术大会上获得一等奖。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交流和研讨活动。在英国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建院700周年之际,与牛津大学、江南大学、原市文管中心合作,组织举办了“从无锡到牛津:钱锺书的人生历程与学术成就”学术研讨会;以“推动无锡文化建设上新台阶”为主题与省社科联共同举办理论研讨会,就如何打造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形象、推进无锡文化现代化等进行研讨和交流;以“传承无锡工商基因,弘扬工匠精神”等为主题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社科专家开展研究笔谈,展开理论研讨,并通过《无锡日报》《江南论坛》刊发了系列文章和研讨成果。市生态湿地保护建设研究会、市老年学学会、市文化产业学会、市法学会、市保险学会等社科学会也结合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热点,举办了无锡市湿地生态修复成果交流会、无锡老龄科研成果发布会、无锡文化产业新路径主题沙龙、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专题讲座、民生与保险研讨等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社科组织自身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五年来,全市社科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强化管理和服务功能,加强社科组织自身建设,团结广大社科工作者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促进我市社科事业繁荣发展。

  (一)全市社科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2013年11月,顺利完成了市社科联换届工作,形成了富有活力的第六届理事会;在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省社科院无锡分院和苏南发展研究院;江南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相继成立了校社科联,无锡开放大学、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等也在筹备成立社科联;市(县)、区社科联组织组建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与相关社科学会签订意识形态责任承诺书,增强学会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意识和责任感;举办社科学会宣传阵地培训交流会和廉洁教育专题讲座,制定学会内部资料管理办法,加强学会内部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学会办刊水平;对学会内部资料、网站、“两微一端”开展集中审查和加强日常监督;严格学会举办讲坛、研讨会等重大学术活动的审批报备程序,加强全程监管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强学会党建工作,目前已有6家学会成立了党支部。

  (三)社科学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开展了领导干部在学会兼职清理规范工作;每年举办学会会长、秘书长培训班,提升了学会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学会基本信息数据库,制定印发了《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管理办法》《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规范化建设考核评估办法(试行)》,按学科组对学会实施分类管理,对社科联主管学会进行考核评估,联合市民政局对学会开展清理整改工作,进一步规范学会建设。全市社科界新增4A级学会7家,其中市教育学会、市翻译学会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模范学术社团”,市生态湿地保护建设研究会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先进学术社团”,市翻译协会被评为“江苏省示范性社会组织”。在全国大中城市社科联工作会议上,我市先后有12家学会被评为全国先进社科组织。

  (四)社科学会智库功能进一步强化。各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积极承接、购买政府服务活动,为政府工作助力。市经济学会承接市委委托课题《关于深化无锡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研究成果顺利结项,受到市委高度重视。市新产业研究会深入企业调研,形成了《关于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推动了《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意见的通知》的出台。市统计学会、税务学会、国际税收研究会、金融学会等每年针对本行业本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难点热点问题,组织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评比活动,为行业发展献计献策,科研工作硕果累累。

  四、创新体制机制,社科普及工作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五年来,市社科联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坚持“三贴近”原则,面向城乡公众,广泛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加大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全社会的传播力度,社科普及工作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加强社科普及制度创新。按照《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精神,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建立了无锡市社科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订了联席会议的相关职责、规则、细则,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社科普及宣传责任,加强社科普及工作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促进全市社科普及工作合力的进一步增强。

  (二)加强社科普及载体创新。制订完善了《无锡市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创建与管理办法》,积极推进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11家,命名挂牌市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10家。无锡市图书馆和无锡博物院先后被命名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江阴市图书馆在2017年省社科基地复评中被列为品牌基地。为提高社科普及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的成效,市社科联积极谋划,在梁溪区、滨湖区、新吴区的五个社区推进社科普及社区平台机制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将社科宣传、社科研究、社科队伍建设的触角深入到基层。

  (三)加强社科普及活动创新。围绕“拓展社科服务,助力深化改革”“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等主题,每年举办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通过社科普及广场咨询服务、百场讲座进社区、社科图片展、社科知识竞答、报告会、考察交流等,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先进文化,倡导科学思想。全市各社科单位和组织依据自身特点,精心组织开展各类社科普及活动,涌现了“暨阳大讲坛”“东林文化讲坛”“锡博讲坛”等一批重点特色讲坛,组织举办了“梁溪乡情”社科普及系列活动、“创享空间”社科普及体验活动、“走进经典传播文化”系列活动等一大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社科普及重点活动、特色活动,编著出版了《读读书》《太阳花开》《法治建设80问》《中国无锡米市史话》《无锡惠山祠堂群历史人物故事》《东林先贤励志故事选》《无锡文博》《江南工商》等一大批人文社科读本。五年来,全市共有37个活动项目获得省社科普及专项资助。为保障全市社科普及项目的有效实施,2018年,市级社科普及专项资助也正式启动,共有22项活动获得市社科普及专项资助。

  五、呼应创新发展,理论阵地得到新拓展

  《江南论坛》作为长三角地区社科成果交流的品牌性平台,坚持学术性、应用性、指导性、区域性相统一,积极呼应创新发展生动实践,积极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牢牢把握政治导向,始终坚守“四个意识”,深入总结、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长三角地区的生动实践,对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经验、新典型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对长三角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进行研究和探索。

  二是加强选题策划。紧跟时事热点,加强选题策划,做到期期有主题、有中心、有亮点。重点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等专题,组织并刊发重头文章,形成了理论宣传和研究的声势,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是优化栏目设置。紧扣时代主题,优化栏目设置,开设了“党的建设”“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文化繁荣”等新栏目,同时,进一步提升“经济观察”“长三角发展论坛”等品牌栏目的质量,办活“法治天地”“实践思考”“江南文史”“随笔”等特色栏目,使刊物始终保持较高的理论品位、思想品位和文化品位。

  四是扩大期刊影响力。着力办好《江南论坛》网站,开设微信公众号,推出电子期刊,扩大了杂志的影响力。刊物每年发行量达1万余份,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2018年,该刊首次被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

  此外,无锡社科网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制度,较好发挥了对社科工作引导、传播、指导的作用。各社科机构和社科学会也积极打造学术期刊和会刊,提升办刊质量,推进科研成果交流。

  各位代表,市社科联第六次代表大会以来,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得到了良好发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更加自觉;创新机制聚力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课题攻关咨政育人的成效更加明显;学术交流精品创作的成果更加丰硕;规范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加增强。我市社科事业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长期努力、团结合作、积极作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社科联第六届理事会,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各级领导、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做好社科工作,必须坚持理论先行。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阐释、宣传与研究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工作任务。做好社科工作,必须坚持服务大局。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多种形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好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做好社科工作,必须坚持建制聚智。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做好“联”字文章,搭建和完善社科规划、社科研究、社科普及、社科智库等工作平台,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社科单位、组织和广大社科工作者的智慧力量。做好社科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高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科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社科工作的组织网络建设还比较薄弱,落实工作的抓手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部分单位和机构对社科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做好社科工作的各种保障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课题攻关、学术活动对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资政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社科活动的品牌影响力还不强,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氛围有待于进一步浓厚。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改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需要凝聚广泛的思想共识,熔铸坚实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五个方面的使命任务,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市社科界要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工作,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引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课题研究、媒体阐释等活动,坚持真理,敢于发声,批驳谬论;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以新时代社科工作者的自觉自信,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不断提高社会科学研究的本领和水平,为无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贡献力量。

  今后五年工作的意见

  今后五年,是我国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无锡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的关键时期。市委提出,要以解放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探索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努力建设世界格局中的无锡、现代化形态中的无锡、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和领跑者。目标在前,责任在肩。我市社科事业必须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施展新作为、谋求新发展。要大力推进应用性理论研究,按照中央对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要求和无锡市“文化建设高质量”目标任务,强化“四个意识”,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加强责任担当,完善工作机制,发挥职能作用,推动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发展。

  今后五年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应用研究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更好地服务决策、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推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目标:经过五年努力,使我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社科组织建设更加规范、更具活力,社科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社科研究成果数量质量大幅提升,市委市政府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社科普及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更加显著;社科工作在无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作用更加显著,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开创新的局面、呈现新的面貌。

  根据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对我市社科联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坚持正确的工作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社科工作

  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效推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宣传、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通过学习、研讨交流,不断增强社科界的“四个意识”,把准工作方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委对当前形势的重要判断上来,以正确的方向引领理论创新,以创新的思想引领实践发展,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按照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和增强吸引力感染力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解决好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扩大社科工作的有效覆盖。

  三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引导全市社科界深刻认识当前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认清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标杆、示范和领跑者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服从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工作结合点和着力点。

  二、统筹各方力量,加快构建“大社科”工作格局

  着力推进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科强市,提升无锡社科事业的目标和定位,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加快构建“大社科”工作格局。

  一要积极推进社科组织网络建设。按照“整体部署,重点推进”的原则,努力实现市(县)、区社科联和高职院校社科联组织建设全覆盖。

  二要加强社科工作力量整合。要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对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建立和完善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科工作保障机制。

  三要加强宏观协调、资源整合。积极统筹社科“五路大军”,在学科、基地、社科组织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协作,巩固提高;在完善体制机制、推进社科人才培养上进一步加强探索和研究;在课题攻关、学术研究、社科活动等工作中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

  三、建强社科智库,抓好重点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

  要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聚焦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和重大实践经验,强化重点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

  一要继续加强和完善社科新型智库建设。在社科智库入库名录基本完成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智库内涵建设,进一步创新管理运行体制机制,结合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成立智库研究中心,引导智库专家以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为选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提出决策咨询建议。同时,要坚持开放理念,注重借助外力,加强资源互补和功能整合,构建良性互动、协同创新的机制,拓展智库发展的空间,使社科新型智库成为推动无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力量。

  二要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要紧紧围绕无锡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研究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以无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抓好年度课题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要探索社科学术研究与交流的新机制,结合开展征文活动,举办好社科学术大会、学术讲坛等活动,并积极参与全省社科学术大会和省学术大会苏南区域专场,提高社科理论资源跨界整合力度,充分发挥理论资源的综合效用。

  三要强化社科成果的转化工作。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组织工作,做好两年一届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推出更多具有无锡气派、无锡风格的精品力作,并通过多种方式增强社科评奖的激励效应、转化效应和社会效益;要加强对社科优秀成果的推介,对紧密结合无锡发展的重大成果,要建好转化平台,畅通转化渠道,要提高《无锡社科研究成果专报》的报送频率,使研究成果及时进入党委政府决策视野,发挥好成果的咨政作用;要注重提升社科成果的社会效应,加强成果在新闻媒体和《江南论坛》杂志的宣传;要重视发挥数字媒体和中介组织的功能,积极宣传、推介、展示优秀社科成果,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四、强化规范管理和功能建设,提升社科学会办会水平

  要进一步加强政治引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学会规范管理和功能建设,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会工作数据库,深化分类管理,提升社科学会办会水平。

  一要全面加强学会党建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级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有关要求,健全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学会党组织和工作的覆盖面,加强学会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对学会建设的政治引领和示范带动,促进学会健康有序发展。

  二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按照《学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思想理论领域问题的辨析和引导,按照科学管理、依法管理、综合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立项课题、学会期刊会刊、新媒体以及各种报告会、研讨会、讲坛等的管理。

  三要切实强化学会规范化建设。按照巩固、提高、发展的原则,落实学会分类管理和片区联系制度,加强对社科学会的服务和规范管理;坚持依法依规办会的原则,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对照《社团登记管理条例》《学会管理办法》和《学会考核评估办法》等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学会成立、年检、变更和换届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加强与学会的沟通指导,共同做好相关工作。

  四要积极提升学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学会工作的计划性,加强对学会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引导学会利用资源、发挥优势,主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和研究课题招标,为党委和政府、有关行业和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方案,努力打造推出一批有较高影响力的智库型学会。

  五、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社科普及工作的活力

  要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创新社科普及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社科普及工作的活力。

  一要充分发挥社科普及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加强沟通联系与协调配合,特别是要把联席会议议定的工作事项落到实处。要找准定位、主动作为,把社科普及工作纳入各成员单位及有关系统的工作规划和部署,真正做到工作有目标、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形成推进社科普及工作的强大合力。

  二要着力强化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的作用。落实好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创建和管理办法,加强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好基地在社科普及工作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三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社科普及社区平台机制建设。加强与有关职能单位、社科组织及民间文化单位的联合,发挥好基地、学会、社科志愿者在社科普及社区平台建设中的作用,开展富有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社科普及系列活动,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机制。

  四要不断提升社科普及宣传实效。加强无锡社科普及活动策划,打造无锡社科普及品牌,通过社科普及宣传周、市民讲坛、特色活动等有效方式,推进社科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不断拓展社科普及宣传的受众面和影响力,将社科普及打造成为导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覆盖广泛、群众喜爱的文化大餐。

  六、深化联办机制,扩大《江南论坛》理论阵地影响力

  作为长三角独树一帜的区域性社科理论阵地,《江南论坛》杂志要进一步深化联办机制,提升办刊水平,发挥好前沿问题的追踪者、学术资源的整合者、学术成果的推广者的作用,扩大在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中的影响力。

  一要深化联办机制。坚持开门办刊、联合办刊,深化与长三角十六个城市宣传部门和社科界的合作,形成研讨交流、联合组稿、互通信息的合作机制。

  二要体现理论前瞻。深入总结、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长三角地区的生动实践,对长三角地区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经验、新典型及时进行总结和宣传,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进行研究和探索,为推动长三角地区城市协作、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

  三要强化传播力度。积极落实与长三角各地区的通联制度,通过开展理论工作交流、走访征求意见、召开办刊座谈会等方式,推进学刊用刊;积极参与各地学术研讨和节庆活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社科理论部门和有关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沟通联系;办好《江南论坛》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期刊,积极服务读者,扩大杂志的影响力。

  七、加强队伍建设,夯实社科事业人才基础

  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坚持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要积极探索实行社科专家人才库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选拔、评价和使用机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要推动新老合作,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社科理论骨干,营造有利于社科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前进号角,无锡正阔步行进在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征途上,推进社科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使命光荣,任务紧迫。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创新实践,为打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基础,夺取“强富美高”新无锡建设关键性胜利,奋力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作出新的贡献!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