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2023年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社会教育发展专项)的通知
时间:2023-07-14 浏览次数: 来源: 字号:[ 大 中 小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和“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工作的功能和作用,推动我市社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汇聚最广泛的智慧和力量,在国家“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烙下太湖印记。无锡市教育局与无锡市社科联联合开展“2023年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社会教育发展专项)”研究。现将课题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无锡市各科研院所及有关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工作者以及其他热心社会教育研究的各界人士,都可申报。为提高研究成果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本次课题申报提倡专业研究人员与社会教育工作者联合组成课题组,每个课题组成员不少于2人,不多于8人。
二、有关要求
1.申报方式:课题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网上申报地址为:http://www.wxskl.org.cn/。申报者应按申请书的要求进行课题设计,按提示逐项、准确、完整填写,文本框暂不支持图片、表格等格式,如有需要可以通过附件打包上传。材料提交后不能修改,如需修改请与无锡开放大学(无锡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联系,通过平台授权修改。提交材料经审核通过后,系统自动生成带水印的电子《申请书》,请申报者自行导出并打印。申报过程中如有技术问题,可以拨打技术支持电话。
2.申报时间:网上申报平台开放时间为2023年7月13日9:00—9月10日24:00,纸质申请书报送时间截止到9月15日,逾期不予受理。请各有关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将《申请书》(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三份)签字、盖章后报送无锡开放大学(无锡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
3.申报选题:申报者可参照《课题指南》(见附件)拟定题目,也可自拟课题题目。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申报时不作区分,课题类别最终由专家评审认定。
4.课题结项:重点课题成果形式为不少于15000字研究报告,一般项目成果形式为不少于8000字的研究报告。如有相关应用证明(领导批示、获奖情况、有关单位的成果评价、采纳证明、有关研究公开发表出版以及其他应用),请提供复印件。如有较为完整的政策建议,请单独形成文字材料。请将研究报告、论文复印件等有关材料纸质稿(涉密材料请按有关要求报送)一式三份报送无锡开放大学(无锡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2024年11月30日前,请将结题鉴定材料一式三份及电子文档报送无锡开放大学(无锡市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相关部门。
5.课题评审:课题的立项、结项评审工作由市教育局、市社科联统一组织。
三、资助经费
重点课题资助10000元,一般资助课题资助5000元。资助经费在课题立项后按照规定拨付到项目经费管理单位。被课题评审委员会评为不合格的课题,将收回课题研究费用。如无特殊原因或未经同意,未按约定期限提交研究成果者视为违约,需退还已拨付的课题研究经费。经费使用管理参照《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锡财规〔2019〕4 号)执行。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晴 联系电话:15371081066
联系地址:无锡市广瑞路390号无锡开放大学科研与发展规划处;邮编:214011
技术支持电话:13771570816
附件:1. 2023年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社会教育发展专项)课题指南
2. 2023年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社会教育发展专项)申报平台操作指南
附件1
2023年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
(社会教育发展专项)课题指南
1.新时代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与路径研究
2.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区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研究
3.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4.“两新”群体教育发展研究
5.示范性居民学校建设研究
6.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7.终身教育(学习)立法研究
8.“一老一小”代际学习服务的社区教育供给模式研究
9.市县级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研究
10.高校、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社区教育发展的路径研究
11.职业技能培训助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12.新时代社区教育教师发展影响因素及促进机制研究
13.无障碍相关技术在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14.残疾人教育教学研究
15.智能时代社区老年数字化学习路径优化研究
16.社区“家长学校”建设的案例研究
17.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案例研究
18.中外社区教育(社科普及)案例比较研究
附件2
2023年度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招标课题
(社会教育发展专项)申报平台操作指南
一、输入网址(http://www.wxskl.org.cn/)进入登录入口。
二、首先申报者有账号直接账号密码登录,无账号点击“去注册”,注册申报账号。
三、根据申报者自身情况填写注册信息,选择后点击“注册”按钮。
四、注册成功后输入账号与密码进行登录,点击操作栏中的“申报”按钮,开始信息填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关闭窗口